一起爱,一起学,一起长
我的自然名叫信天翁,地球上最大、最能飞,最忠贞的飞鸟,就冲这三条,无条件的喜欢它。
今年秋季,我有幸参加了盖娅《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成人班秋学期,课程结束那天,鸵鸟老师说写点儿什么会有小礼物,冲着小礼物,更冲着我当初的那个决定,交上我的课后作业。
在北京植物园南园的《爬藤植物》是第一课,绝对是我的植物扫盲课,面对各种爬藤植物,全程我除了问号就是惊叹号!平时见惯不惯的爬山虎那妖冶的吸盘让我瞬间想到了九阴白骨掌;
素人出道的牵牛花,如果鸵鸟老师不指点,从来没注意它是逆时针攀爬的,原来它不是北方土著,是从南半球移民过来的;
那天,一路观察中,还一睹了舒婷笔下那“不愿做攀援的凌霄花”红艳傲娇;
最让我唏嘘的是助教小车前带我们直击了一桩恐怖的植物命案,凶手下手特别狠,绞杀了一棵柏树,最后真凶竟然是清丽可人的紫藤,真是植物凶猛,不可貌相啊!
记得小时候,很喜欢把一种长得像镰刀一样的果实做成小帆船,在夏天的水渠里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帆船比赛,时隔三十多年后,在奥森的《春华秋实》课我上才知道那一串串“镰刀”其实是北方最常见的白蜡树的果实;
北京的道路两旁,常常能看见一种树,接着一嘟噜一嘟噜的小灯笼,从青绿一直挂到赭石色,到秋天,灯笼炸开,里面的果实像中药小药丸,通过植物课,我知道他们叫栾树;
在《常绿植物》课上,我还学到,以前一概被我集体称作灌木丛的植物,叶子大一点儿的叫大叶黄杨,小一点儿的叫小叶黄杨,作为常绿之物,他们两位绝对是城市绿化里曝光率最高的;
《冬树之美》课的那天,我终于看到了鲁迅《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笔下的皂荚树,还兴奋的捡到了被大自然包过浆的皂荚果,第一个念头就是带回去,好好盘它!可是我发现这皂荚树并不如鲁迅笔下的那么高大,满身的针刺倒是显得很特别,带着疑问,回去一查,果然是误读,那百草园的皂荚树其实是“无患子”,很开心几次课下来自己学习的态度精进了。
以上这些回忆杀,我想统统把他们称作京城植物圈里“熟悉的陌生人”,经过一番认知,那些看着面熟但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们终于变成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朋友,心里很踏实。通过两季、三园、五课的秋季植物课学习,我觉得我的眼睛变得更好使了,观察力提高了,看东西能看见它的细微处,入微的喜悦很甜美。
还有一个更明显的变化,走路的时候,经常爱抬头了,看天、看树、看飞鸟、看松鼠,也经常爱蹲下来等一等了,闻闻花,摸摸叶,听听果实炸裂的声响……
再说两件难忘的小事儿。还记得,在《春华秋实》那堂课上,鸵鸟老师让我们在奥森的一片区域里找果实,我一路走进林子深处,同时发现了圆柏和侧柏的果实,圆柏的果圆圆的,萌萌的,形如其名;侧柏的则是多棱开裂的,里面托着种子,一字之差,形状迥异。那天是10月末,天降温了,但在背风的柏树下,阳光暖暖的,我一路寻宝,感觉心里特别满足,当时,还意外发现了几枚超级绚烂的蘑菇,有一种偶得的幸福。
最最感动的还是最后一课的《冬树之美》,热身环节,鸵鸟带大家做了一个游戏,两人一组,一人用眼罩罩住另一人的眼睛,然后手牵着手,在天坛公园的一片林子里,介绍一棵树给对方认识,对方可以用除了眼睛之外的各种方式来认识这棵树,摸一摸,听一听,抱一抱甚至闻一闻,最后,在路线和声音的干扰下,摘下眼罩找到同伴的那棵树。
我的那棵树,怀抱只有四掌粗,很笔直,挺清瘦,蹲下来触摸它的根部,有一处非常光滑的小提手,我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地记住了这棵树,最后,竟在第一时间找到了它。当我被蒙着眼睛,紧紧抱着那棵树的时候,那棵树仿佛也紧紧地抱着我,深切地跟我说:“我就在这里,从没离开”,一股满满的能量传递给我,让我觉得特别特别有劲儿。
小雪已过,窗外北风呼啸,但心里特别踏实,因为明年有了新的盼头。谢谢鸵鸟和小车前,精心设计了这么完美的学习之旅,也要谢谢身边这群同气相求的小伙伴,单纯真挚,心地光明,还要特别谢谢薰衣草同学,介绍我踏上这么棒的自然学习之旅,也期待着明年春天,补上春季的植物课,继续愉快的学习和玩耍。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活动报名 西双版纳亲子冬令营 | 丽江#闻见自然#亲子营&“水的喆里”单飞营 | 日本栗驹高原雪地冬令营 | 出行,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参加培训 1月6日~10日盖娅自然体验师(初级)集训营-丽江站 | 2020年4-5月北京朴门永续PDC认证课程 |关于盖娅的自然教育培训课程,你问我来答
近期精彩 自然体验师培训之旅,闪闪发光 | 好的引导员是怎样一种角色?| 亲子二团育成会倾情演绎“东小口融化剧”